•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入选“2020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B 类”
  • 喜报|本刊多篇论文入选《学术精要数据库》
  •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首次入选并被评为"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
  •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期刊影响因子持续提升
  • 当期目录
  • 最新录用
  • 下载排行
  • 过刊浏览
  • 浏览排行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5年第15卷第1期
      研究论文
    • 柴鸿煦,邵晓娟,刘文珂,丁香明,张国柱,陈彦豫,徐蕴锐,霍忠明,王华

      2025,15(1):1-9, DOI: 10.3969/j.issn.2095-1833.2025.01.001

      Abstract:

      盐度和亚硝酸盐氮会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造成环境胁迫作用,本研究以盐度30的天然海水为对照,通过设置盐度梯度(25、20和15)和不同亚硝酸盐氮浓度(1.0、1.5和2.0 mg/L),考察盐度和亚硝酸盐氮交互作用对四角蛤蜊的耗氧率、排氨率、鳃丝结构变化及Na+/K+-ATP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盐度30时四角蛤蜊的耗氧率最高可达3.160 mg/g/h,但盐度15时耗氧率仅为0.726 mg/g/h,说明盐度显著影响四角蛤蜊的耗氧率(P<0.05),但亚硝酸盐氮对四角蛤蜊耗氧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15~30时,四角蛤蜊的排氨率为0.076~0.131 mg/g/h,但当盐度30海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为1~2 mg/L时,四角蛤蜊的排氨率升高至0.313~0.394 mg/g/h,说明海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对四角蛤蜊排氨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盐度对其排氨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O∶N值可知,在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影响下四角蛤蜊由主要依赖脂质和糖类代谢的模式转向蛋白质代谢。同时,本研究发现低盐度和高亚硝酸盐氮浓度下,四角蛤蜊鳃丝结构受损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鳃小片间隙扩张、鳃丝弯曲且收缩肿胀、部分鳃间隔细胞脱落,Na+/K+-ATP酶活力变化幅度较小,表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双因素胁迫对四角蛤蜊呼吸代谢的影响更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四角蛤蜊养殖生物学和滩涂环境水质管理提供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 15(1): 01-09]

    • 王笑旸,卢峰,朱雪婷,孔青,杨倩倩,张旭志

      2025,15(1):10-18, DOI: 10.3969/j.issn.2095-1833.2025.01.002

      Abstract:

      基于电子微生物生长分析仪(EMGA)开发了一种快速定量筛查即食海参样品中活性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方法。取1 mL即食海参固形物伴液(在袋装的即食海参商品中,煮海参的汤即为固形物伴液),加入预装有同体积2 × TCBS选择性培养基的无菌检测管,通过EMGA测定细菌生长动力学曲线和达到最大生长速率所需时长(Tmgr)。以质控菌株ATCC 17802为例,在101~105 CFU/mL范围内,活细菌浓度的对数值(logC)与Tmgr呈良好线性关系,工作曲线为Tmgr(min)=-48.822 logC(CFU/mL)+443.05(r=0.999 2),检测限为101CFU/mL。当V. parahaemolyticus浓度为5.0 × 104CFU/mL时,回收率为89.37%~96.06%,总检测时间<4 h。该方法仅需1种便携式仪器和3个简便的操作步骤,为实现现场定量筛查即食海参样品的活性弧菌污染提供了可选的解决方案。[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 15(1): 10-18]

    • 田强兵,李毅,王菲,孙晓杰,屈思瑶,任静,李蕾

      2025,15(1):19-25, DOI: 10.3969/j.issn.2095-1833.2025.01.003

      Abstract:

      建立了一种基于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法快速、便捷、定量检测鱼肉中地西泮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鱼肉样品用少量乙腈浸提,浸提液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减压蒸干,用乙腈水溶液溶解、定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定量分析,该方法在0.20~50.00 ng/mL线性范围内地西泮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y=51 600x-14 500,相关系数为r=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10 μg/kg,定量限为0.25 μg/kg。以0.25、1.50、2.50 μg/kg这3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地西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2%、92.0%和93.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6%、9.0%和6.0%。综上,该方法前处理快速简便、检出限低、准确度高、实用性强,适用于鱼肉样品中地西泮残留的大批量快速定量检测。[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5,15(1):19-25]

    • 陈永平,成振华,李楠,韩现芹,时文博,王愿宁,苏梦寒

      2025,15(1):26-36, DOI: 10.3969/j.issn.2095-1833.2025.01.004

      Abstract:

      本研究基于QuEChERS前处理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地西泮、孔雀石绿、喹诺酮类、磺胺类残留的分析方法。在样品中加入10 mL 盐酸酸化乙腈、3 g 无水硫酸镁和2 g氯化钠,同时加入150 mg PSA。涡旋提取1 min,超声波振荡10 min,8 000 r /min离心3 min,移取上清液至15 mL 玻璃离心管中,40 ℃下氮吹至近干,1 mL 乙腈水(1∶9, V/V)定容,过0.22 μm滤膜,待UHPLC-MS/MS 测定。结果显示地西泮、孔雀石绿的线性范围为0.5~20.0 ng/mL;磺胺类与喹诺酮类线性范围为5~200 ng/mL,水产品中地西泮、孔雀石绿检出限为0.2 μg/kg,定量限为0.5 μg/kg;磺胺类、喹诺酮检出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1.0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1.3%~96.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8.2%。该方法在分析实际样品中显示,采用该方法对监督抽检200批次水产品进行检测,其中2批次检测出恩诺沙星分别为50.5 μg/kg、48.6 μg/kg,其他化合物均未检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水产品中地西泮、孔雀石绿、喹诺酮类、磺胺类残留的测定。[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 15(1): 26-36]

    • 朱秋昊,赵婵娟,陈汭西,谭显鑫,黄玲冬,刘奇,赵峰

      2025,15(1):37-47, DOI: 10.3969/j.issn.2095-1833.2025.01.005

      Abstract:

      鱼虾混养可提升资源利用率及产量,但对其品质与加工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比淡水环境中南美白对虾单养与草鱼混养2种模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池塘水质、肌肉品质及加工特性差异,以期为优化对虾营养品质和加工性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混养组总氮浓度在中后期平均含量0.09 mg/L显著低于单养组0.19 mg/L(P<0.05);混养组叶绿素a浓度在后期28.00 μg/L高于单养组4.67 μg/L(P<0.05);混养组对虾(∑DAA/∑TAA)全程高于单养组8.20%~12.60%(P<0.05);混养组对虾(∑PUFA)在后期3.14 g/100 g显著高于单养组2.00 g/100 g(P<0.05);在养殖后期混养组对虾蒸煮损失率27.31%低于单养组29.67%(P<0.05)。混养较单养模式除了显著改善养殖生态环境,还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率、提升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养殖高品质虾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5,15(1):37-47]

    • 刘祝萍,孟顺龙,宋超,裘丽萍,范立民,李丹丹,徐慧敏,陈曦,方龙香

      2025,15(1):48-57, DOI: 10.3969/j.issn.2095-1833.2025.01.006

      Abstract:

      总氮作为判断水质优劣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不确定度,本研究采用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依据JJF1059.1—2012评定总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本研究建立测量模型分析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总氮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结果发现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包括3大类:样品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在测定氮含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硝酸钾标准贮备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氮标准曲线测试点移取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氮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检测仪器测定总氮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以及样品在取样、消解、定容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通过对测定过程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本次渔业水体中试样总氮含量的测量结果可以报告为ρ=(0.96±0.06) mg/L(k=2);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分析发现,样品重复测量不确定度和总氮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是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其占所有不确定来源的89.56%。本研究结果可以明确渔业水体中总氮测定过程中关键环节的不确定度和减小不确定度的方法,为实验室测定总氮减小误差提供参考,也为渔业水体其他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 15(1): 48-57]

    • 李纳,高瑞,刘和炜,谌志新

      2025,15(1):58-65, DOI: 10.3969/j.issn.2095-1833.2025.01.007

      Abstract:

      针对中国远洋渔船作业海况恶劣,但是海浪中危险识别低、风险控制预案少的安全理论落后局面,开展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薄弱性衡准的远洋渔船波浪稳性研究,以40 m双甲板拖网、55 m延绳钓、70 m鱿鱼钓3条具有代表性的远洋渔船主流船型为样本,参考IMO和CCS发布的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指南,对3条船的3个典型工况分别进行参数横摇、纯稳性丧失、骑浪/横甩、过度加速度和瘫船稳性的薄弱性衡准验证。通过将水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远洋渔船波浪稳性研究,建立了远洋渔船波浪稳性评估和判断准则,对远洋渔船稳性失效模式进行航行参数的界限探究,形成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薄弱性衡准的渔船风险模式发生概率预报技术,为远洋渔船安全理论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 15(1): 58-65]

    • 行业资讯
    全选
    显示模式: |
    • 何雅静, 孙涛, 刘琪, 穆迎春

      Abstract:

      标准化是助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水产行业标准制修订过程中,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对保障标准完成质量和提升标准制修订工作效率不可或缺。本文结合水产标准化工作实际,介绍了水产行业标准制修订过程的管理流程,汇总了从立项到报批阶段关键环节的审核重点,为标准编制人员熟悉水产行业标准管理程序和各阶段关键环节的审核重点提供基础信息,也为相关职能部门对水产行业标准制修订的全过程质量监管提供参考。

      • 1
提交
元数据检索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编辑部
主  编:韩刚
副  主  编:穆迎春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永定路南青塔150号,邮编100141
电  话:010-68695891
国际刊号:2095-1833
国内刊号:11-60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