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水产养殖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是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基础、进展和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要加强源头管理,强化苗种、饲料、渔药等投入品质量监管,把产地环境管理、养殖投入品管理、水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认定认证管理和监督检查措施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水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执法工作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全面推动水产养殖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
在现代渔业建设进程中标准化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就触及标准化根本的标准适用性问题,客观地分析了现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位和作用、行业标准管理体制、行业标准化水平、渔业标准管理和标准化与渔业各产业的关系、标准管理与科研管理关系等层面进行了分析,并在国家现有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标准管理体制框架下,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建议,以期使渔业标准管理、标准化工作能够助推行业的发展。
为探究渔业标准与专利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规范行业生产等方面的作用,理清专利权同渔业标准化的关系,解决渔业标准采用专利遇到知识产权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渔业行业标准与专利以及国外标准与专利的政策和现状的调查研究,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处理我国渔业标准和专利结合所带来问题的方法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防止由此引发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滥用问题;培育具有专业水平和实务经验的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发达国家的专利布局策略;建立渔业行业标准和专利指导、管理体系,正确引导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及企业制定标准和申报专利。保障标准和专利相结合能节约人力物力,真正产生经济效益,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accelerating publiciz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fishery standardization was elaborated. In view of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in fishery standardization in recent years, ideas and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speed up fishery standards publicizing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影响全球食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手段,该项工作已成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提供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内容及分类,对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我国微生物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建议,以期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开展提供参考。
我国水产品生产、流通环节仍存在诸多隐患、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建设和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必然要求。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体系是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有效抓手。在市场准入制度中,可追溯技术体系在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上具有保证产品信息有效记录和传递、快速准确识别责任主体、满足多方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作用。因此,可追溯技术体系需具备信息记录、信息传递、信息载体和产品追溯信息平台四方面要素,并需要面对水产品特性和行业现状中的诸多难点。现有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体系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可以满足市场准入制度和可追溯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水产养殖环境日益恶化,水产品安全质量也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健康养殖是我国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使健康养殖的理念深入到广大群众,尤其是水产从业者,将是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普及宣传角度入手,从源头管理、媒体宣传、行业自律、政府作为、专业机构与媒体联合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以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第70次会议对孔雀石绿的风险评估报告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孔雀石绿的毒性,给出了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毒性的综合评价,为方便快捷地了解国际组织对孔雀石绿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美国作为世界第3大水产品消费国,以《农业市场法》为基础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水产品质量分级法规体系。对美国的水产品分级制度和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其分级管理机构、标准制定及实施情况,并与我国的水产品质量分级进行比对,提出了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分级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以冻鳕鱼为原料加工干鳕鱼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吉林省是我国干鳕鱼的主要加工出口地,干鳕鱼及其制品加工出口已经成为吉林省延边地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本文主要介绍了吉林省加工出口干鳕鱼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对干鳕鱼及其制品中甲醛含量超标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同时定性和定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来测定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AMOZ、AHD、AOZ 和SEM)残留。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色谱分离柱选用BEH C18(1.7μm,50 mm × 2.1mm)色谱柱,流动相选用酸化的乙酸铵水溶液/甲醇,0.2 mL/min梯度洗脱。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线性范围在0.5~200 ng/mL之间,r2≥0.998。以标准加入法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在2、20、1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在76.3%~90.3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 μg/kg和0.5 μg/kg。
建立气相色谱法(GC)测定鳕鱼中五氯苯酚(PCP)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依据GC法建立PCP含量的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计算,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范围内的扩展不确定度,得到PCP含量测定结果为(10±1.64) μg/kg,其中样品处理对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平行性,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组织了16家实验室进行协作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鱼粉中组胺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16家实验室采用的方法涵盖了组胺检测常用的HPLC方法。实验数据为评价鱼粉中组胺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了解国内相关实验室组胺检测能力提供有效的数据。
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是农业部为了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一项监管工作,而抽样工作是监督抽检的基础环节,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参加的单位多,以及苗种采样过程具有一定特殊性,使得抽检过程往往会遇到 “苗种规格多样化”、“抽样时间不合适”、“育苗品种变更大”和“苗种样品储运难”等问题。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同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论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地理标志”)登记水产品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主要包括抽样过程中地理标志水产品保护范围的确定、抽样样品的季节性、运输要求等;产品品质描述和检测参数确定过程中,需要就性状指标、理化、营养指标、滋气味、质构指标等的选择、检测要求开展细致的前期调研和综合评价。最后,对地理标志水产品的检测工作进行了展望。
简述了冷冻水产品HACCP计划中关键点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产品HACCP在关键点设置上的误区,并对如何做好关键点设置做出了一些探讨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