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海鸢乌贼(Sthenoeuthis oualaniensis)因肉质酸涩、口感差等品质问题制约即食产品的开发。本研究通过开发一种适合鸢乌贼即食产品的肌肉除酸技术,通过搅拌浸泡除酸法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3种常用弱碱性食品除酸剂柠檬酸钠、多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对鸢乌贼胴体肌肉的影响。对比除酸效果后,筛选柠檬酸钠作为鸢乌贼胴体肌肉除酸剂。利用Box-Behnken优化除酸工艺进行响应面实验,鸢乌贼胴体肌肉酸度评分(Y)、除酸剂浓度(A)、除酸时间(B)、料液比(C)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为,Y(鸢乌贼胴体肌肉酸度)=6.95+0.032 5A-0.036 2B+0.013 7C-0.062 5AB-0.007 5AC+0.007 5BC-0.255 5A2-0.108 0B2-1 030C2(R2=0.972 2),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其中除酸时间及柠檬酸钠浓度对除酸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条件下(25 ℃),除酸剂浓度为0.35 g/L、除酸时间7.5 h、液料比1∶2.5,此工艺参数下平均pH 6.85,接近模型预测值。在此条件下每小时搅拌鸢乌贼及除酸液,经测量鸢乌贼总酸度6.63 °T,总酸度降低69.45%。柠檬酸钠除酸效果显著,对肌肉品质、口感、色泽方面有优化作用。该文章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解决了鸢乌贼产品原料酸度过高的问题,可以为鸢乌贼产品研究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鸢乌贼原料附加值。[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3, 13(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