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8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不同冻结方式对小黄鱼冻藏品质的影响
    白妍,李苑 ,葛雨珺 ,余海霞,杨水兵,陈士国,胡亚芹
    2018, 8(6):1-11.
    [摘要](488) [HTML](0) [PDF 4.87 M](766)
    摘要:

     为提高贮藏期间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品质,本研究以传统冻结、平板冻结、液氮冻结3种方式处理新鲜小黄鱼,研究不同冻结方式下小黄鱼肌肉品质的变化。根据贮藏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质构品质、感官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冻结方式处理的小黄鱼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TBA)、自然解冻失水率、电导率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其中液氮冻结处理的小黄鱼TVB-N含量、TBA值的增加最慢。贮藏至210 d时,传统冻结、平板冻结、液氮冻结处理的小黄鱼TVB-N含量分别达到24.32×10-2、18.65×10-2和14.23×10-2 mg/g,TBA值分别为1.44×10-2、1.28×10-2和1.11×10-2 mg/g,表明液氮冻结能够有效延缓小黄鱼TVB-N含量、TBA值的上升;3种冻结方式处理下小黄鱼的Ca2+-ATPase酶活、总巯基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感官品质和质构品质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传统冻结方式处理组下降速度最快,液氮冻结方式处理下降速度最慢,说明液氮冻结能够有效抑制鱼肉中蛋白质的变性,保持小黄鱼的肌肉品质;采用电镜直接观察肌肉微观结构,发现液氮冻结对小黄鱼肌肉纤维的损伤最小,与理化指标、质构品质以及感官评价结果相一致。综上说明,液氮冻结可以显著提高小黄鱼在贮藏期间的理化品质、质构品质、感官品质以及微观结构,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冻结方法。

    2  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冷藏草鱼蛋白氧化的影响
    武苗苗,李晨辉,董汝月,于晓倩,刘尊英
    2018, 8(6):11-18.
    [摘要](434) [HTML](0) [PDF 1.98 M](711)
    摘要:

     以壳聚糖与卵磷脂为载体,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CS)/迷迭香提取物(RE)纳米粒(CS/RE-NPs),并将其用于草鱼保鲜中。通过分析蛋白盐溶性(salt extractable protein,SEP)、巯基(-SH)含量、表面疏水性、血红素铁(heme iron)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对草鱼蛋白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含0.9 mg/mL RE)具有较好的缓释效能和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在pH 6.8的体系中,迷迭香提取物的释放量为61.29%;pH 6.0的体系中,释放量为73.91%。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2.47%和93.98%。采用质量浓度为0.9 mg/mL的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对草鱼进行冷藏(4 ℃)保鲜,在贮藏第9天时,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处理组草鱼中SEP、-SH含量及Heme iron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12.12%、11.76%和63.63%。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有效延缓了冷藏期间鱼肉蛋白的氧化速度,更好地保持了草鱼的品质。

    3  木瓜蛋白酶提取三文鱼鱼皮油的工艺研究
    李平,曹璐蕾,毛相朝
    2018, 8(6):18-25.
    [摘要](422) [HTML](0) [PDF 1.13 M](702)
    摘要:

     为提高三文鱼皮的利用率,实现其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三文鱼(Salmo salar)加工后丢弃的鱼皮为材料,分别利用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提取鱼油,经筛选,以提油率为指标确定木瓜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油工艺条件,参照SC/T 3502—2016中规定的指标对所提取鱼油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加酶量为8 000 U/g(以原料计)、pH 7.0、65 ℃条件下酶解4 h,提油率可达88.03%。提取的粗鱼油中过氧化值为7.85 meq/kg、酸价为12.49 mg/g、碘价为162.55 g/100 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5%、杂质含量为0.5%,达到二级粗鱼油标准。本研究可为三文鱼皮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扇贝养殖业发展对策
    刘锡胤 胡丽萍 李龙 徐晓莹 陈伟 张岚 张维 孙俊荣 史文凯
    2018, 8(6):26-31.
    [摘要](391) [HTML](0) [PDF 820.42 K](753)
    摘要:

     文章旨在探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大视野下扇贝(Scallops)养殖的发展对策。文章在分析生态文明对扇贝养殖业要求和扇贝养殖对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扇贝养殖业发展概况。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指出扇贝养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养殖规模与结构缺乏合理规划;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种质退化,病害频发;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水平低。基于生态文明的要求,从科学规划养殖规模与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加快种质改良及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  QuECHRS结合UPLC-MS/MS法测定水产品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及基质效应
    李丽春,刘书贵,尹怡,郑光明,马丽莎,戴晓欣,单奇,赵城,王景鑫
    2018, 8(6):32-39.
    [摘要](421) [HTML](0) [PDF 1.12 M](758)
    摘要:

     为获得一种快速测定水产品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本研究建立了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氯霉素(CAP)、氟苯尼考(FF)和甲砜霉素(TAP)残留的方法,并对其基质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下CAP、FF在0.1~100.0 ng/mL以及TAP在0.5~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 8。CAP和FF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10和0.50 μg/kg;TAP检测限(LOD)为0.50 μg/kg,定量限(LOQ)1.00 μg/kg。3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在1.0、5.0和1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4.5±4.64)%~(106.1±8.69)%之间,日内精密度为3.17%~9.74%,日间精密度为2.26%~7.90%。同时在该检测方法下,评价了待测物浓度和基质浓度对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除CAP在1.00~10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基质效应可以忽略以外,随目标物浓度的降低,其基质效应值逐渐减小;随着样品基质浓度的增加,基质效应从基质增强变为基质抑制。因此,在检测水产品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时均要考虑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建议采用基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环境友好且操作简单,可用于水产品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6  渔用微生态制剂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杨移斌 ,余琳雪 ,张洪玉,宋怿 ,艾晓辉
    2018, 8(6):40-46.
    [摘要](458) [HTML](0) [PDF 843.41 K](748)
    摘要:

     微生态制剂因其具有低成本、无污染、无耐药性等优点,在水产养殖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也推动了渔用微生态制剂产业的迅猛发展。虽然渔业微生态制剂目前在水产养殖业中使用所占比重与日俱增,但其实际发展现状仍需进一步分析。文章通过对渔用微生态制剂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渔业微生态制剂功能研究进展;同时,对渔业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由此,指出了中国渔用微生态制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渔用微生态制剂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建立标准体系必要性的建议。因此,我们认为加强渔业微生态制剂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可为中国渔用微生态制剂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

    7  渔船电力推进系统性能测定试验设计
    曹建军,李胜勇
    2018, 8(6):47-52.
    [摘要](420) [HTML](0) [PDF 840.13 K](645)
    摘要:

     电力推进系统在渔船上的广泛运用,促使相关国家标准和渔船建造规范作了相关安装规定,但缺少实现这些技术要求的统一试验方法。为此,本研究针对电力推进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了试验项目,并依据试验项目设计了试验方法,同时以两艘安装了电力推进系统的拖网渔船为试验对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符合渔船验船部门对于渔船推进系统的安全要求。本研究旨在为电力推进渔船的质量规范的建立和相关标准的设立提供参考。

    8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文献计量分析
    刘露,穆迎春,韩刚,郑重,许玉艳
    2018, 8(6):53-61.
    [摘要](441) [HTML](0) [PDF 1.18 M](686)
    摘要:

     为了解自《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办刊以来的总体现状及发展水平,促进期刊建设及发展,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知识资源总库》,参照《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对《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016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期刊的引证关系及载文的学科分布、基金资助、关键词聚集等进行梳理总结。结果显示,2012—2016年该刊年度载文量(73~81篇)和影响因子(0.772~0.849)基本稳定,总被引频次(14~264次)、即年指标(0.030~0.140)和基金论文比(0.76~0.98)呈现明显的上升。该刊在轻工业手工业、水产和渔业、化学等学科的发文量、基金论文比和被引频次均较高,主要被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以及《食品科学》《南方水产科学》《食品工业科技》等高质量期刊引用。关键词分析发现,热点研究主题依次为“水产品”、“残留”、“质量安全”等。上述结果说明,2012—2016年该刊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发展稳定,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今后该刊需进一步扩大宣传,吸引和刊载更多的高质量论文。

    9  魟肠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
    刘方,罗霞,巩华,常彦红,宋晶,时彦民
    2018, 8(6):62-70.
    [摘要](396) [HTML](0) [PDF 2.14 M](605)
    摘要:

     以患肠炎病的魟(Potamotrygon leopoldi)为研究对象,从病鱼肝脏中分离出了一株优势致病菌(命名为JY-04),经革兰氏染色、显微观察、API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鉴定,确诊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JY-04与易北河生物型霍乱弧菌亲缘关系较近。通过感染草鱼旁证了该菌株有很强的致病性,且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其中氟苯尼考的抑菌效果最好。建议使用氟苯尼考按照10 mg/kg的剂量每24 h拌饵投喂一次,治疗3~5 d,魟肠炎可得到有效控制,该试验研究为魟肠炎的病菌分析及有效治疗提供了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