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8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四溴联苯醚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赛赛,,姜欣彤,王伟,董安然
    2018, 8(3):1-10.
    [摘要](840) [HTML](0) [PDF 1.27 K](153)
    摘要:

    四溴联苯醚(BDE47)常用作阻燃剂,是水环境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研究以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的BDE47慢性胁迫6周后对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共设置7组:5 ng/L(A组)、50 ng/L(B组)、500 ng/L(C组)、5 μg/L(D组)、50 μg/L(E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以7个生化指标作为评估指示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BDE-47慢性胁迫会对大泷六线鱼的血液生化指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除碱性磷酸酶(AKP)指标,其余指标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DMSO不影响BDE-47毒理效应的分析。与两对照组相比,7个指标未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500 ng/L组对7个指标的影响最明显,其中血糖(GLU)受各浓度影响最明显。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第4周各指标波动最大,其中第2周和第4周GLU受影响最大。第1和3周,随着BDE-47胁迫浓度的升高总蛋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在第1周表现最为明显;而白蛋白在各浓度BDE-47组中变化无明显规律。总胆红素第1~4周各浓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6周各实验组变化差异明显高于第5周(P<0.05)。不同浓度BDE-47实验组中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AKP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而乳酸脱氢酶则在3~5周变化较为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C组和4周胁迫条件下,7个生化指标提取特征值,发现GLU是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指标。因此,GLU在浓度和时间维度上是7个生化指标中最敏感的,可以作为评价该鱼类对所在BDE-47环境影响的潜在指示物。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完善BDE-47暴露对鱼类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01-10]

    2  北黄海慢原甲藻形态结构与腹泻性贝类毒素组成
    勾玉晓,刘磊,李冬梅,梁玉波
    2018, 8(3):11-18.
    [摘要](610) [HTML](0) [PDF 1.39 K](185)
    摘要:

    慢原甲藻鉴定的报道不仅少见也存在分歧,其产毒特征也因不同地理种而存在差异,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应用与毒素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的报道更是少见。本研究对采集自温带的中国北黄海海域的疑似慢原甲藻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LM)、荧光显微镜(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态学进行仔细观察;经核糖体18S rRNA序列分析,建立该株系的系统发生树,判定该藻株与其他藻株的亲缘关系;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检测该藻株产生毒素的主要成分。观察发现该慢原甲藻长为(33.20±1.25) μm,宽为(24.50±1.39) μm;与墨西哥原甲藻相比,细胞表面分布有整齐排列的刺胞孔,无更小的拟孔。18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株藻与P. rhathymum(EU287487)和P. tsawwassenense(EF657885)遗传相似性最高,因此判定此藻为慢原甲藻。LC-MS/MS检测发现了其可产生疑似DTX1(Dinophysis toxin 1)的衍生物。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慢原甲藻的地理分布和分类地位以及毒素特征提供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11-18]

    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灭扫利对3种海水单胞藻生长的影响
    李春宇,赵文,魏杰,班艳丽
    2018, 8(3):19-25.
    [摘要](528) [HTML](0) [PDF 1.16 K](149)
    摘要:

    为了评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对藻类的毒性作用,筛选出合适的敏感藻种用于海水池塘水质农业污染监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灭扫利(20%甲氰菊酯)对3种海水单胞藻,即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的毒性效应。本研究采用8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灭扫利评估暴露7 d后3种藻类的密度变化,计算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结果表明:灭扫利对3种藻类的毒性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蛋白核小球藻和盐生杜氏藻在0~ 72 h时藻密度随灭扫利浓度增加而明显减少,强壮前沟藻在0~48 h时藻密度随灭扫利浓度升高而降低。灭扫利对蛋白核小球藻24、48、72 和 96 h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2.6、2.9、2.8和7.6 mg/L; 对盐生杜氏藻别为2.6、4.1、4.8和16.8 mg/L; 对强壮前沟藻分别为4.1、4.8、7.0和 6.9 mg/L。由此得出灭扫利对3种藻毒性敏感程序依次为蛋白核小球藻>盐生杜氏藻>强壮前沟藻。按照农药对藻类的毒性等级标准划分:灭扫利对蛋白核小球藻、盐生杜氏藻和强壮前沟藻均为中等毒性农药。因此,在海水养殖池塘中,以灭扫利作为杀藻剂对蛋白核小球藻和盐生杜氏藻具有较大影响,对强壮前沟藻的影响较小。本研究将为确定海水养殖池塘中灭扫利杀藻浓度和筛选农药污染指示藻种提供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19-25]

    4  光色对红壳色中华绒螯蟹生长、摄食及体色的影响
    左炳楠,李晓东,姜玉声,王正光,郑岩,刘谞,孙娜
    2018, 8(3):26-33.
    [摘要](687) [HTML](0) [PDF 1.55 K](157)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光色对红壳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摄食及体色的影响,为其体色研究提供参考。固定光照强度为(1 800.0±50.0)Lx,记录观察红壳色与正常壳色仔蟹在5种常见光色(红、绿、黄、白和蓝)下养殖35 d的存活、相残、蜕壳、生长及摄食量等情况,并利用色调-饱和度-亮度(HSB)颜色模型分析体色变化。Duncan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颜色光照对两种壳色中华绒螯仔蟹生长的影响不同。绿光有利于红壳色仔蟹的生长,而黄光则对正常壳色仔蟹更有利。两种壳色仔蟹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致残率在不同颜色光照中差异显著。红壳色仔蟹在红光和绿光中的蜕壳率明显高于正常壳色仔蟹(P<0.05)。除蓝光组外,各颜色光照中正常壳色仔蟹致残率均高于红壳色仔蟹,其中白光组的致残率比红壳色仔蟹高78.72%(P<0.01)。红壳色仔蟹在绿光组中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1.69%/d)和头胸甲特定生长率(0.69%/d)最高;在红光组中特定生长率最低(分别为1.40%/d,0.38%/d),而正常壳色仔蟹在蓝光中的特定生长率最低。两种壳色仔蟹各光色组的夜间摄食占比均高于白昼,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表现出了昼夜摄食节律。红壳色仔蟹的日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受光照颜色影响不明显(P>0.05)。但对正常壳色仔蟹蓝光会抑制摄食和食物转化,而黄光则会促进摄食和食物转化。与蜕壳前相比,蜕壳后红壳色仔蟹红光、绿光、黄光组H值下降,红色加深;而白光、蓝光组H值上升,红色变浅;各组S值、B值下降,体色变浅,变暗,而正常壳色仔蟹红色深浅度在不同光照下则表现相反;除红光、黄光B值上升,体色变亮,S值均下降,体色变浅。因此,绿光和黄光分别利于红壳色和正常壳色仔蟹的生长,而绿光能促进两种壳色仔蟹体色变黑,加深。本研究将为中华绒螯蟹体色形成与调控机理的解析,以及养殖过程中光照条件的优化提供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26-33]

    5  红壳色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特征的微卫星分析
    王正光,李晓东,姜玉声,左炳楠,司永国,郑岩,刘谞,孙娜
    2018, 8(3):34-41.
    [摘要](616) [HTML](0) [PDF 832.00 Byte](143)
    摘要:
    为了明确经多代人工选育的红壳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群体遗传特征,为具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本研究选用11对微卫星引物,借助Cervus与PopGen 32软件,对红壳色(HK)、红壳色群体中正常壳色(QK)及“光合1号”(GH1)3个群体,共120只蟹,各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中的10对多态信息含量(PIC)>0.5,符合群体遗传评估的要求。GH1、QK与HK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3.694 8、3.011 5和2.403 9,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606 5、0.569 2和0.659 9,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84 8、0.647 8和0.547 8,平均香农-威纳指数(I)分别为1.318 5、1.189 5和0.924 4。其中HK群体的平均He与I显著低于GH1群体(P<0.05)。HK群体的固定指数(Fis)多为负值,GH1群体与QK群体的Fis多为正值,且群体内Ho<He,说明GHI与QK存在群体内近交现象。3个群体的平均Hardy-Weinberg 平衡偏离指数(D)在-0.110 9与0.712 7之间,在NE5、NE16、ES34基因位点上均为负值。GH1群体的D多为负值,其中有9个微卫星位点可能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HK与GH1群体之间遗传距离与遗传分化系数(Fst)最大(0.479 9/0.113 3),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618 9),QK与GH1群体之间遗传距离与Fst最小(0.277 8/0.061 7),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757 5)。UPGMA系统树分析显示 GH1与QK群体为一支,HK群体单独为一支。红壳色中华绒螯蟹受限于“始祖效应”表现为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因此,建议通过扩大育种群体数量,应用杂交技术继续进行人工选育,以利于这一稀有种质资源的保存。[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34-41]
    6  饲料中花生四烯酸对中间球海胆存活、生长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李广,李世顺,李敏,吕德亮,丁君,常亚青,左然涛
    2018, 8(3):42-51.
    [摘要](555) [HTML](0) [PDF 1.72 K](159)
    摘要:

    以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0.0、0.5%、1.0%和2.0%饲料干物质)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对其存活、生长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饲料中添加或不添加ARA饲喂56 d后统计12个网笼海胆的存活数量及体重变化,随后每个网笼随机选取10只海胆,无菌收集肠道内容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含量水平的ARA对海胆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饲料中ARA添加量的升高,海胆的增重率先升后降。当饲料中添加1.0%ARA时,海胆增重率最高,且显著高于空白组和0.5%添加组(P<0.05),但与2.0%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通测序发现: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门水平的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属水平的丰度差异显著(P<0.05)。各饲料处理组海胆肠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均较高;随着饲料中ARA水平的升高,海胆肠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有升高的趋势(P>0.05),弧菌属(Vibrio)和(Lutibacter)的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则下降,但不显著(P>0.05);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Candidatus Hepatoplasma)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因此,尽管饲料中添加ARA不影响中间球海胆的成活率,但饲料中添加1.0%~2.0%ARA较低添加量能够显著提高海胆的生长速率,且添加不同水平的ARA均显著影响了海胆肠道菌群组成,这不仅有助于明确ARA添加对中间球海胆存活、生长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也为开发适合海胆的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 8(3):42-51]

    7  大泷六线鱼6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武世雄,姜欣彤,王伟,张赛赛,,董安然,王宏宇,李莹
    2018, 8(3):52-60.
    [摘要](519) [HTML](0) [PDF 1.57 K](154)
    摘要:

    大泷六线鱼资源捕捞量逐渐加大,捕捞个体体型却逐渐减小,研究大泷六线鱼的遗传多样性,对提高在渔业养殖中种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7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6个地区群体(大连、丹东和青岛等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评估。结果表明,获得的等位基因数1~8,平均等位基因数6.29;有效等位基因数1.00~5.7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4.71;各群体的杂合度观测值(Ho)为0.05~0.27;杂合度期望值(He)为0.44~0.7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7~0.69,说明这6个群体属于高度多态,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7,表明6个大泷六线鱼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采用UPGMA法对6个大泷六线鱼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大连和长海县大泷六线鱼群体亲缘关系较近且聚为一个分支,其他4个群体聚为另一分支。结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分析,发现各群体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不平衡,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表明6个群体大泷六线鱼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综上说明,6个大泷六线鱼群体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52-60]

    8  饲料脂肪水平对血鹦鹉幼鱼肝脏免疫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薛晓强,赵月,王帅,赵琳,胥亚夫,王友权,王睿瑞,任同军,韩雨哲
    2018, 8(3):61-67.
    [摘要](826) [HTML](0) [PDF 763.00 Byte](151)
    摘要:

    为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血鹦鹉幼鱼(Cichlasoma synspilum♀×Cichlasoma citrinellum♂)肝脏免疫及抗氧化酶的影响,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5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77%(CL1)、8.75%(CL2)、11.68%(CL3)、16.25%(CL4)、23.70%(CL5)的实验饲料饲喂血鹦鹉幼鱼。实验采用初始体重为(1.20±0.30)g的血鹦鹉幼鱼分5个不同脂肪饲料来饲养42 d,每组30尾。饲养6周后,无菌取其肝脏,制备组织匀桨液,测定其肝脏中免疫及抗氧化相关酶含量,包括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M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酶(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实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饲料脂肪水平的血鹦鹉幼鱼肝脏免疫及抗氧化相关酶活力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1.68%时, LMZ、SOD、T-AOC、GSH-Px活力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脂肪水平组(P<0.05);当脂肪水平为16.25%时, AKP、ACP、CAT活力、MDA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通过绘制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知血鹦鹉幼鱼最适饲料脂肪水平为15.80%~16.75%。本研究将为血鹦鹉幼鱼实用饲料营养的精准供给提供理论基础。[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61-67]

    9  基于16S rRNA序列对4种扇贝4个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相明玥,曾令坤,李祯,田莹,常亚青,丁君
    2018, 8(3):68-74.
    [摘要](547) [HTML](0) [PDF 3.12 K](147)
    摘要:

     大连市场上出现一种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形态结构相似的扇贝,被人们俗称为“俄罗斯栉孔扇贝”。为了探究其与3种常见扇贝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将“俄罗斯栉孔扇贝”分别与中国地区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以及美国大西洋地区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日本地区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等不同地区群体的扇贝进行遗传学对比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其他双壳贝类16S rRNA序列分析碱基组成,计算种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该扇贝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4种碱基(A、T、G、C)各自的含量较为接近,且这4种扇贝的基因片段中,A+T的含量均高于G+C的含量,这与其他贝类16S rRNA基因片段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6S rRNA(长牡蛎为外群)的双壳贝类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与该扇贝亲缘关系由近及远分别是虾夷扇贝、栉孔扇贝、赭类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海扇贝、海湾扇贝和长牡蛎。该扇贝与虾夷扇贝遗传距离最近(0.073),且其与栉孔扇贝遗传距离已达到种间差异水平。序列对比结果说明该“俄罗斯栉孔扇贝”是岛扇贝(Chlamys islandica)。本研究将为在分子水平上了解不同地区的4种扇贝群体遗传背景提供信息。[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3):68-74]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