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7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分析
    郑床木,王琳,陈天金,孔祥贞,刘振虎
    2017, 7(6):1-9.
    [摘要](845) [HTML](0) [PDF 1.50 K](277)
    摘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是为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需要逐渐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文章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内涵,总结了该学科研究体系建立健全的过程以及该学科资助体系结构。同时以4个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团队为样本,总结了12年间(2004—2016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科研产出情况。基于上述结果,分析了该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学科理论体系、推进研究方向均衡发展、深入强化基础研究、培养引进高端优秀人才等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2  微生物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的研究进展
    宋金龙,穆迎春,阮志勇,李乐,王亚妮 ,韩刚
    2017, 7(6):10-16.
    [摘要](1098) [HTML](0) [PDF 1.03 K](281)
    摘要:

     三苯甲烷类染料生产量大、应用范围广,长期的大量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危害。微生物降解技术被公认为是消除该类染料残留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对目前已报道的主要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的菌种、降解后的产物和降解的代谢途径进行了汇总,对微生物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 7(6):10-16]

    3  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海藻防霉剂的安全性评价
    陶森,王雅玲,莫冰,徐德峰,孙力军,刘颖,李翩翩,王小博
    2017, 7(6):17-22.
    [摘要](759) [HTML](0) [PDF 954.00 Byte](190)
    摘要:

     为明确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海藻防霉剂(K+I)剂量的使用安全性,本研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评估了其毒性等级及致畸性。分别用碘化钾(1 447~2 025 mg/kg)和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防霉制剂K+I(1 447~2 892 mg/kg; 固定递增剂量均为289 mg/kg)对健康昆明小鼠进行灌胃染毒,记录小鼠死亡情况,计算LD50,并分别观察计算小鼠精子致畸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碘化钾(KI)的LD50为1 698 mg/kg,K+I的LD50为2 241 mg/kg。根据中国食品毒理急性毒性分级法判定,毒性等级为3级,属于低毒物质;精子致畸率和微核率与蒸馏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K+I防霉制剂无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可应用于水产饲料霉变防治。

    4  册田水库中鲢、鳙和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与污染评价
    焦清波 李莉莉
    2017, 7(6):23-29.
    [摘要](705) [HTML](0) [PDF 1.94 K](165)
    摘要: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山西省册田水库中的鲢、鳙和鲤的肌肉、鳃、椎骨和肝胰脏组织中4种重金属(铜Cu、铅Pb、镉Cd和铬Cr)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同种鱼体组织中的富集程度不同,同种重金属在不同鱼体组织中的分布也不同。3种鱼体中的Cu、Cd和Cr在肝胰脏组织中的富集程度高于肌肉、鳃和椎骨组织,其中Cu在肝胰脏组织中含量最高,Pb在椎骨组织中的含量最高。4种重金属在这3种鱼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组织之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3种鱼体中的Cu处于无污染水平,Pb在椎骨组织中处于污染水平,Cd和Cr在3种鱼的肝胰脏中均处于轻污染水平。根据综合污染指数评估显示,3种鱼处于无污染水平,但椎骨和肝胰脏组织的综合污染指数高于鳃和肌肉组织,其中肌肉组织的综合污染指数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册田水库中的鲢、鳙和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较小。

    5  水产品过敏原危害性评价及管理建议
    米娜莎 王栋 王宁 李振兴,周璐
    2017, 7(6):30-35.
    [摘要](937) [HTML](0) [PDF 1.09 K](283)
    摘要:

     水产品过敏是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伴随着水产品消费量的增加,由食用水产品引起过敏的患者数量出现了递增趋势。为了避免水产品过敏原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水产品企业纷纷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中增加了对过敏原的控制措施。行业主管部门也相继规范了水产品过敏原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保障敏感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文章主要从水产品中主要过敏原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过敏原的来源、过敏原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水产品中过敏原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从完善检测技术、管理体系,加强信息管理、风险评估以及提高消费者认知等方面,推进水产品过敏原的食用安全管理工作

    6  草鱼肝细胞原代培养的培养基选择与优化
    张洪玉 ,王海波 ,赵明军,吕永辉,胡鲲,杨先乐,夏磊
    2017, 7(6):36-41.
    [摘要](1229) [HTML](0) [PDF 3.26 K](165)
    摘要:

     为寻找适宜培养草鱼原代肝细胞的培养基,本研究运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CCK-8细胞活力实验,比较研究了DMEM/F12、α-MEM、RPMI-1640、M199和L-15 5种培养基,1 μmol/L胰岛素、 2 mmol/L谷氨酰胺和10 μmol/L氢化可的松3种添加剂以及热灭活血清对草鱼原代肝细胞形态和活力的影响。通过形态学和活力检测观察发现α-MEM、M199和L-15均可以较好地促进草鱼原代肝细胞贴壁以及维持较长活力,其中以L-15为最优;此外,胰岛素的添加有助于细胞活力的维持,而谷氨酰胺和氢化可的松的添加以及血清灭活与否对细胞贴壁和活力维持均无显著性差别。本研究可为草鱼原代肝细胞的培养基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为草鱼生理学、环境毒理学研究乃至药物筛选提供支持。

    7  水产动物药物代谢残留研究及创新发展方向——基于PBPK模型的残留预测技术
    程波,艾晓辉,常志强,陈康,宋怿
    2017, 7(6):42-47.
    [摘要](793) [HTML](0) [PDF 786.00 Byte](209)
    摘要: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水产动物药物代谢残留研究是制定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和休药期(withdrawal time,WDT)的基础。中国现已开展了不少水产动物药物代谢残留研究,但创新发展方向尚不够明确。本文阐明药物残留超标是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介绍并说明了现有药物残留监管体系的不足及原因,概述了生理药动学模型的起源及其在药物残留规律外推和预测上的功能、优势及发展历程,综述了其在畜牧和水产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水产养殖产业现状、质量安全现状和监管需求,从药物残留预测角度,指出并构想未来中国水产动物药物代谢残留研究与创新发展的方向:研究建立基于PBPK模型的水产动物药物代谢残留预测方法和技术。

    8  UHPLC-MS/MS测定罗非鱼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林功师
    2017, 7(6):48-57.
    [摘要](777) [HTML](0) [PDF 900.00 Byte](175)
    摘要:

     为判断罗非鱼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参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等相关理论,采用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并根据公告中的结果计算公式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罗非鱼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中产生的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计算。当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添加水平为1.00 μg/kg时,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结果可表示为:呋喃西林代谢物CSEM为(0.989±0.168)μg/kg, k=2;呋喃妥因代谢物CAHD为(1.009±0.165) μg/kg, k=2;呋喃它酮代谢物CAMOZ为(0.991±0.169) μg/kg, k=2;呋喃唑酮代谢物CAOZ为(0.986±0.180) μg/kg, k=2。研究表明,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本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加标回收率。研究结果对实际操作中减少不确定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9  海水中副溶血弧菌的可视化LAMP快速检测方法
    黄梦诗 ,杨倩倩 ,张艳,谷阳光,赵俊,张旭志,丁东生,曲克明
    2017, 7(6):58-65.
    [摘要](816) [HTML](0) [PDF 1.89 K](193)
    摘要: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沿海地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评估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存在状况对渔业生产与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方法操作复杂或者设备繁重,往往不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本实验采用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tlh基因作为其标识基因,建立了海水中该菌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过滤法收集海水中的细菌,以细菌悬液为扩增模板,直接加入LAMP反应液中(免DNA提取与纯化步骤),以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 HNB)为扩增结果指示剂,通过肉眼观察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判断阴性、阳性结果。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反应约1 h可获得的最低检测限为167 CFU/mL。较之于传统PCR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分析周期短(从开始预处理样品到得出检测结果只需~2 h);灵敏度高(~ 10×PCR)。在验证实验中,应用该方法对青岛近岸海水中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所获结果与经典培养方法和PCR方法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仪器简单,响应快,操作简易,可为现场快检海水中副溶血弧菌提供技术支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