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7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形势及工作重点
    王雪光
    2017, 7(4):1-5.
    [摘要](808) [HTML](0) [PDF 912.60 K](785)
    摘要: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受到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文章总结了2016年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总体形势,提出了2017年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期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2  固相萃取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王增焕,王许诺,谷阳光,陈瑛娜
    2017, 7(4):6-13.
    [摘要](776) [HTML](0) [PDF 813.52 K](735)
    摘要:

     元素形态分析是定量测定样品中元素的一个或多个化学形态的过程,元素形态分析首先是对元素的形态进行有效分离,然后进行检测。固相萃取是有效的分离富集技术,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方法,综述了微量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固相萃取分离技术,总结了固相萃取中常用的吸附剂,如键合硅胶、有机聚合物、纳米颗粒物质和生物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对固相萃取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对其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池塘沉积物中氯霉素残留
    张素青 陈永平 李春青 高丽娜 李连庆 时文博 李兆千 张丹娜
    2017, 7(4):14-20.
    [摘要](706) [HTML](0) [PDF 1.60 M](734)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快速准确检测池塘沉积物中痕量氯霉素残留的方法,为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来源的排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底泥经润湿后,经乙酸乙酯水饱和溶液提取,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净化,Shim-Pack XR-ODS色谱柱分离,采用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并用梯度洗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以氘代氯霉素(氯霉素-D5)为内标,采用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定性离子对m/z为321→152.0,256.8,定量离子对m/z为 321→152.0。[结果]氯霉素类药物在0.5~1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3 μg/kg。3个加标水平(0.5、1.0和5.0 μg/kg) 的平均回收率为90.1%~96.6%,相对标准偏差为2.4%~7.0%。[结论]实验结果符合氯霉素药物残留检测的相关法规要求,适用于淡水池塘沉积物中氯霉素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

    4  米曲霉低盐固态发酵虾味酱油的工艺优化
    梁云霄,孙建安,高昕,毛相朝
    2017, 7(4):21-28.
    [摘要](710) [HTML](0) [PDF 1.20 M](716)
    摘要:

     为充分利用水产品资源,丰富食用酱油种类,本研究采用价格低廉、营养物质丰富、来源广泛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和传统的脱脂豆粕、麸皮为原料发酵生产虾味酱油。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虾粉用量、润水量以及制曲时间对成曲质量的影响;同时,比较分析优化条件下制得的虾味酱油和普通酱油的品质。结果表明,脱脂南极磷虾粉用量添加量30%,润水量100%,制曲时间48 h时,成曲质量达到最优。感官评定和风味物质分析表明,使用南极磷虾发酵的酱油品质优于普通酱油。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酱油;氨基酸总量也高于普通酱油,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4.6%)。上述结果说明,在脱脂豆粕、麸皮原料中添加适量南极磷虾粉,发酵生产虾味酱油,能够显著改善产品品质。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南极磷虾的高值化利用,同时可为功能性调味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5  基于生态足迹评估的凡纳滨对虾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
    刘文礼,阎希柱
    2017, 7(4):29-36.
    [摘要](1193) [HTML](0) [PDF 910.58 K](705)
    摘要:

     在中国对虾养殖产业格局中,传统半精养模式仍占着很大的比重,新型精养模式普及程度不高,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为了比较两种养殖模式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指数对两种不同养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对虾半精养模式的生态足迹为28.278 ghm2,精养模式的生态足迹为44.596 ghm2,其中饲料项目对生态足迹的贡献最大,比重达到60%~80%。2)半精养模式的人均水产品消费生态足迹为0.040 10 ghm2,生态足迹指数为-0.24%,为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精养模式的人均水产品消费生态足迹为0.033 23 ghm2,生态足迹指数为16.93%,为可持续发展模式,精养模式比半精养模式具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本研究针对水产养殖的特性对渔业生态足迹的定义和模型进行优化,解决了小尺度研究领域中人均渔业生态足迹难以明确和核算的问题,并结合生态足迹指数模型对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进行量化评估,从因素分析和生产模式优化等方面为小尺度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权衡和比较。

    6  单环刺螠的人工苗种生产研究Ⅰ.环境因子对单环刺螠受精与孵化的影响
    王力勇,胡丽萍,姜黎明,孙灵毅,王鹤
    2017, 7(4):37-44.
    [摘要](923) [HTML](0) [PDF 2.76 M](670)
    摘要:

     为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的人工苗种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受精方式和环境因子对单环刺螠受精与孵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受精的受精率(95.67±2.32)%显著高于人工授精(8.79±6.02)%~(57.83±8.23)%(P<0.05);人工授精中,精卵比例为5∶1~10∶1时的受精率显著高于其他人工授精组实验组(P<0.05),可达50%左右。环境因子中,水温在15.0~21.0 ℃时,孵化率均达86%以上,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P<0.05);盐度为24.1~30.0的实验组中有幼虫孵化,且盐度为27.2时孵化率最高,为(86.70±2.24)%,与其他盐度组差异均显著(P<0.05);pH为6.96~9.01的实验组中有幼虫孵化,且pH为8.02时孵化率最高,为(84.26±4.20)%,与其他pH组差异均显著(P<0.05);受精卵密度为1 ind./mL时的孵化率为(89.43±2.34)%,较其他实验组稍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充气+搅动实验组的孵化率为(90.50±2.23)%,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通过搅动水体可将孵化率提高30%以上,而充气可将孵化率提高10%以上。综上所述,受精方式的不同以及环境因子(水温、盐度、pH、充气方式等)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单环刺螠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获得了单环刺螠人工授精的最佳精卵比例以及在较大实验水体中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环境因子条件,这将为单环刺螠的全人工苗种繁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7  斑点叉尾鮰病原中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分析
    杨移斌 ,胥宁 ,董靖 ,杨秋红 ,刘永涛 ,艾晓辉 ??
    2017, 7(4):45-50.
    [摘要](950) [HTML](0) [PDF 1.36 M](705)
    摘要:

     对患出血病斑点叉尾鮰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以期为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从患病斑点叉尾鮰血水、腹水及重要组织器官中分离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分离株理化特性测定、gyrB序列分析及回归感染实验,并通过K-B法进行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感染实验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并经细菌再分离获得相同分离株,表明分离株是引发本次斑点叉尾鮰疾病的病原菌。分离株理化特性与温和气单胞菌基本一致,gyrB基因序列分析分离株与温和气单胞菌同源性达100%,故分离株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分离株对多西环素及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分离菌株是斑点叉尾鮰病原菌,紧急时可选用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控。

    8  替米考星对水产致病菌体内外抗菌和对异育银鲫毒性作用
    <div>刘永涛 ,李乐,杨红 ,艾晓辉 </div>
    2017, 7(4):51-58.
    [摘要](713) [HTML](0) [PDF 838.07 K](766)
    摘要:

     研究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 感染异育银鲫的防治效果和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作用。应用二倍稀释法研究质量浓度为0.125、0.25、0.5、1、2、4、8、16、32、64、128 mg/L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ol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计算MBC/MIC比值。腹腔注射0.3 mL浓度为9×108 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感染体质量为(217.65±25.26)g的异育银鲫,分别在感染后1、24和48 h以0、50、100、150 mg/kg鱼体重的剂量分别口灌替米考星,计算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应用剂量为0、260、300、340、387、440 mg/kg的替米考星口灌异育银鲫,记录异育银鲫的死亡率,计算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MIC分别为4.00、0.50和1.00 mg/L,MBC分别为64、32和32 mg/L,MBC/MIC比值分别为16、64和32;100和150 mg/kg鱼体重剂量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可达100%;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口灌的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344.0、306.3、298.5和298.5 mg/kg。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效果;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异育银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也具有中等毒性。本研究可为替米考星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