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6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水产品贮运过程品质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刘晓畅 罗永康
    2016, 6(2):1-6.
    [摘要](881) [HTML](0) [PDF 630.79 K](760)
    摘要:

     水产品在贮运过程中受到微生物和生化反应的作用品质会迅速下降。通过水产品的品质指标检测了解水产品品质,存在着耗时、耗力等缺点,不能即时监控水产品在贮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水产品品质预测技术是借助数学模型模拟并预测水产品的品质,借助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产品品质的快速预测。文章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几类水产品品质预测模型,包括动力学模型、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基于整体稳定性指数的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数学模型,以期为各类水产品品质预测技术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2  2016年第6卷第2期封面及目录
    2016, 6(2):1-1.
    [摘要](366) [HTML](0) [PDF 250.92 K](612)
    摘要:
    3  一株海洋源细菌素产生菌筛选及细菌素性质研究
    王晓杰,冯紫君,张雪梅,秦曼曼,伍彬,孙力军,刘颖,王雅玲
    2016, 6(2):7-13.
    [摘要](878) [HTML](0) [PDF 1.04 M](689)
    摘要:

    化学食品防腐剂潜在的副作用使其使用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微生物产天然食品防腐细菌素成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L. monocytogenes、E. coli、S. aureus、B. subtilis、V. parahemolyticus、A. niger为指示菌,以牛津杯法评价抗菌活性,以南海海洋动物肠道作为分离材料,通过抗菌作用的排酸实验、过氧化氢排除实验以及蛋白酶敏感实验进行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并进行了细菌素物质的热稳定性与酸稳定性的研究。筛选出1株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的细菌素产生菌A0705,其发酵液在-20~100 ℃处理30 min后,再在pH2.5~11.5的范围内37 ℃ 温浴2 h,仍保持较稳定的抗菌活性,经16S rDNA 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菌株A0705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是1株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海洋源细菌素产生菌。

    4  鱼肉腥味物质的来源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吴燕燕,朱小静
    2016, 6(2):14-19.
    [摘要](1219) [HTML](0) [PDF 669.18 K](998)
    摘要:

    鱼肉本身存在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鱼及其制品的加工和消费,探讨鱼肉腥味物质的产生原因及脱腥技术对鱼制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鱼肉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鱼肉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鱼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5  不同添加物对微山湖四鼻鲤鱼糜凝胶性的影响
    孟娟,魏勋,吴广州,马迎丽,时彦民
    2016, 6(2):20-24.
    [摘要](711) [HTML](0) [PDF 523.11 K](662)
    摘要:

    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是评价鱼糜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微山湖四鼻鲤(Cyprinus carpio L.)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探讨添加物玉米淀粉、蛋清蛋白、卡拉胶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玉米淀粉、蛋清蛋白和卡拉胶对改良鱼糜凝胶性的最佳添加量为玉米淀粉25%、蛋清蛋白6%、卡拉胶2.0%。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玉米淀粉、蛋清蛋白和卡拉胶对鱼糜凝胶性最佳添加组合为玉米淀粉25%、蛋清蛋白6%、卡拉胶1.8%,此组合对鲤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作用最强。本研究可为今后制备高品质的四鼻鲤鱼糜制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6  海产品中除草剂残留检测及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乔丹,,张华威,董晓晓,李静,,韩典峰,宫向红,张秀珍
    2016, 6(2):31-37.
    [摘要](1000) [HTML](0) [PDF 741.93 K](771)
    摘要:

     近年来海产品中除草剂残留已引起广泛重视。为深入开展海产品中除草剂残留研究,文章对除草剂的分类、海产品中除草剂检测方法、污染状况及残留风险等研究进行梳理。目前海产品中除草剂多残留检测方法尚需进一步开发,同时,海洋环境及海产品中除草剂污染状况研究不足,海产品中除草剂的生物富集及其风险评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开展相关研究,为海产品中除草剂安全限量标准的制定打下基础。

    7  鳗鲡中甲基睾酮的二维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牛曰华,陈庚,黄东仁,邹红梅,康建平,张天闻
    2016, 6(2):38-44.
    [摘要](770) [HTML](0) [PDF 1.07 M](741)
    摘要:

     针对鳗鲡样品中油脂含量较多,采用常规液相色谱分析时易产生干扰的状况,建立了鳗鲡样品甲基睾酮的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乙醚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二维液相色谱进行检测。选择C8柱和C18柱分别作为一维和二维色谱柱,构建二维分离体系。通过中心切割技术将一维色谱柱上的目标馏分转移到二维色谱柱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稳定性良好,建立的二维液相色谱方法可以实现甲基睾酮和基质干扰物的充分分离,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合鳗鲡样品中甲基睾酮的测定。本研究解决了用常规液相色谱法检测高油脂含量的鳗鲡样品中甲基睾酮残留时经常出现的干扰问题,是对现有水产品中甲基睾酮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8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残留
    邹红梅 左舜宇,黄东仁,牛曰华,康建平,张天闻
    2016, 6(2):45-50.
    [摘要](746) [HTML](0) [PDF 994.98 K](796)
    摘要: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净化、浓缩和定容后,以水、乙腈为流动相,用Kinetex -C18色谱柱 (2.1 mm×100 mm, 2.6 μm)分离,采用ESI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方法的定量限为0.728~2.140 μg/kg。在10~100 μg/kg加标水平范围内,回收率为75%~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49%~9.92%。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水产品中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残留的定量检测。 

    9  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游离甲醛
    汤施展,黄丽,陈中祥,白淑艳,张芳梅,吴松,覃东立,牟振波
    2016, 6(2):51-56.
    [摘要](806) [HTML](0) [PDF 736.13 K](705)
    摘要:
    10  全氟烷基化合物在长江流域水产品中的分布研究
    周殿芳,甘金华,吕磊,彭婕,王强,陈建武,何力
    2016, 6(2):57-65.
    [摘要](980) [HTML](0) [PDF 880.65 K](689)
    摘要: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及生物体中,基于其环境持久性、生物机体的危害性以及难降解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考察了长江流域5个省份10个城市27种水产品中23种PFASs的残留水平,对长江流域水产品中PFASs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长江流域水产品中PFASs的残留现状和规律,为全面了解并控制长江流域水产品PFASs残留提供基础数据。生物基质样品采用2%酸化乙腈提取,C18和碳黑(GCB)净化,HPLC-MS/MS法测定。结合各种水产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以及产品包装过程等特点,对不同水产品中PFASs的检出比例、种类及区域的检出含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黄鳝(Monopterusalbus)中PFASs的检出比例相对较高,为78.95%;河蟹中PFASs的含量水平最高,为6.29 μg/kg。湖北省水产品中的PFASs检出的总含量水平较其他省份高,为7.64 μg/kg;长江流域5个省份水产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检出含量水平较高,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的含量水平相对较低。本研究对长江流域水产品中PFASs的含量水平和残留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于水产品中PFASs残留的消减与控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