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5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大亚湾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健康评价
    李纯厚,徐姗楠,杜飞雁,林琳
    2015, 5(1):1-10.
    [摘要](610) [HTML](0) [PDF 2.57 M](684)
    摘要:

     根据1982—2007年共26年的海洋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大亚湾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演变趋势,并利用基于GIS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法,对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2007年海水总无机氮(TIN)比1985年增长了338.1%,而活性磷酸盐和硅酸盐分别比1985年降低了88.6%和71.2%,氮磷比则从1.38∶1升高至大于50∶1,营养盐限制因子已由氮限制转变为磷限制,处于中等营养水平。浮游植物在1982—1990年和1994—2007年2个时段之间,硅藻平均减少了10属47种,甲藻平均减少了2属14种,以翼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等为代表的细胞个体较大的藻类,所占比重由1982年的91.0%下降到2007年的19.6%,群落组成趋向小型化。浮游动物生物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湿重生物量2007年比1982年增长87.3%,1998—2007年比1982—1994年常见种减少了15种,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夜光虫(Noctiluca scientillans)等取代部分桡足类成为优势种。底栖动物生物量呈上升趋势,但群落组成变化明显,2000年后底栖甲壳类完全退出优势种的行列。大亚湾游泳生物的渔获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大亚湾海域渔获率比1985年下降33.9%,鱼类小型化和低值化的趋势十分明显。2007年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得的健康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4,仍处于“较好”水平,但面临着向“临界”状态转化的危险。大亚湾生态系统正经历着快速的退化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大亚湾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不同海洋介质中环境激素类物质的分析测定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孙岩,刘慧慧,徐英江,田秀慧,薛敬林,任传博,邹荣婕,韩典峰,宫向红
    2015, 5(1):11-18.
    [摘要](543) [HTML](0) [PDF 1.52 M](790)
    摘要:

     近年来,海洋环境中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研究成为环境化学和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海洋环境介质复杂、生态多样,环境激素类物质的残留水平低,使得此项研究难度较大。本文以本实验室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分析综述了环境激素类物质在不同海洋介质中的分析测定方法、在中国近岸海域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等,并对今后海洋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3  江汉平原养殖黄鳝肌肉中重金属残留评估与分析
    张涛,陈建武,何力
    2015, 5(1):19-27.
    [摘要](613) [HTML](0) [PDF 2.26 M](689)
    摘要:

     于2012—2013年在江汉平原采集了养殖黄鳝样品,测定了黄鳝肌肉中的Cu、Zn、Pb、Cd、Hg、As、Se和Cr 8种主要重金属含量。8种重金属在黄鳝肌肉中的残留量分别是220.11~394.39、9 644.00~19 377.53、0~239.30、1.05~12.38、0.49~4.46、91.19~274.54、371.02~1 106.94和826.73~2 247.96 μg/kg。除了采自石首市黄鳝肌肉样品中Cr含量超出国家食品中重金属卫生标准限量外,其他各采样点黄鳝肌肉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研究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元素中Zn在黄鳝肌肉中的含量最高;黄鳝肌肉中Cu和Zn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重金属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潜江、沙市、公安、监利和枝江的黄鳝肌肉中Se的负荷比最大,其余采样点Cr的负荷比最大。均值污染指数表明,除仙桃黄鳝肌肉中重金属含量为正常背景水平,其余各采样点均处于轻污染水平。本研究从重金属含量角度评价江汉平原黄鳝食用安全性,可为有关部门制订措施提供参考。

    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理解困境与定位分析
    李耘
    2015, 5(1):28-34.
    [摘要](583) [HTML](0) [PDF 1.65 M](734)
    摘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认知和理解上的不清晰会导致运用上的错位。本文通过对两者不同环节中存在各要素所可能导致的含混不清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包括危害识别环节和判定风险管理启动环节中对风险认知和风险启动条件的阐述,风险最终描述环节和确定最终风险管理措施环节中对风险产出形式和不确定权重的阐述,提出中国如何更好推进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5  石油污染对海洋贝类食品安全性影响研究进展
    李静,,宫向红,,乔丹 ,,王斌,,韩典峰,,张秀珍,
    2015, 5(1):35-41.
    [摘要](546) [HTML](0) [PDF 810.86 K](723)
    摘要:

     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并在海洋生物体中富集积累,对海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海洋贝类因其特殊的生活习性和摄食途径,对石油烃有着高度的富集能力。开展石油对海洋贝类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及现状、石油烃的检测方法、贝类对石油烃的富集与释放、石油烃安全限量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和科研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6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筛查中华鳖中42种兽药残留
    李诗言,张海琪 郑重莺,周凡,林静,王扬
    2015, 5(1):42-51.
    [摘要](492) [HTML](0) [PDF 1.82 M](637)
    摘要:

     建立了中华鳖中42种兽药残留的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快速筛查方法。采用乙腈/水(6∶4, V/V)提取样品,经HLB柱吸附净化后上机。质谱正离子扫描模式下,10 min内42种药物得以色谱分离,所有药物在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范围为5~50 μg/kg,3个添加水平(n=6)下的平均回收率为56.8%~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10.01%。本方法采用精确质量数据库和二级谱图库检索的方式,实现了中华鳖中42种兽药快速定性确证。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8个中华鳖样品进行筛查,共检出3种兽药残留。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中华鳖中多种兽药的快速筛查分析。

    7  福建省紫菜中砷的形态及含量
    黄东仁
    2015, 5(1):52-60.
    [摘要](564) [HTML](0) [PDF 2.28 M](654)
    摘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福建省紫菜中的砷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并利用高分辨质谱对砷糖结构进行准确判断。实验表明福建省紫菜中总砷含量为12.2 ~50.4 mg/kg,其中主要形态为砷糖-PO4,平均含量约占可提取砷含量的60.7%,最大占到可提取砷含量的88.1%;其次为砷甜菜碱(AsB),平均含量占28.4%;后续依次为砷糖-OH、砷胆碱(AsC)和二甲基砷酸(DMA),平均含量分别占6.2%、2.8%和1.6%。毒性较高的无机三价砷(AsⅢ)在60个样品中均未检出,五价砷(AsⅤ)在18个样品中有检出,但含量仅为0.06 ~ 0.79 mg/kg,表明紫菜中的砷不会对其食用安全造成较大危害。紫菜干菜的加工处理方式对其中砷形态转换为砷糖有一定影响;紫菜的收割时期不同不会对砷形态分布带来显著影响。

    8  宁波市水产品中挥发酚含量分析
    柴丽月,钟惠英,柳海,郑丹
    2015, 5(1):61-65.
    [摘要](547) [HTML](0) [PDF 609.72 K](633)
    摘要:

     目的 探讨宁波市不同水产品中挥发酚含量状况。方法 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萃取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挥发酚。结果 海水养殖鱼、海捕鱼、海水贝类和淡水养殖鱼中的挥发酚平均含量分别为为0.129、0.169、0.144 和0.040 mg/kg;海水产品的挥发酚含量显著高于淡水产品 (P<0.05)。结论 淡水养殖鱼中挥发酚含量较低,化工污染较轻。海水产品中挥发酚的含量较高,挥发酚污染较明显。应深入调查养殖和捕捞海域环境,加强对酚污染的监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